平凉公安“五始终坚持”奋力谱写法治公安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责任编辑:景伟华
  • 来源:平凉市公安局
  • 时间:2022-12-16 11:32

平凉公安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以解决执法突出问题为导向,不断健全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管理、严格执法监督、深化执法改革,持续推动全市公安法治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始终坚持高站位统筹谋划。着眼法治公安建设的新要求,结合法制工作实际,经局党委会议研究,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大规范工作方案》,确定了5个方面17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确定“路线图”“时间表”,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分层次有序开展。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对法治公安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公安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始终坚持高标准推进改革。精心选聘150名素质过硬的民警担任法制监督员,作为法制部门派出人员代替法制部门履行案件审核等职能,实现法制审核关口前移、随案指导、实时监督。严格落实群众上门报案“三个当场”制度,切实把接报案、受立案等执法初始环节纳入日常监督管理范围,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深入推进“两统一”工作,刑事案件从立案到移送起诉,都由法制部门对程序和实体进行统一审核把关,并统一对接检察机关,负责案件出口,确保案件质量。

始终坚持高频次协作沟通。依托新成立的8个“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建立检警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合督办等机制,不断在案件定性、刑事侦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等环节加强协作,全市不捕不诉率持续保持在全省较低水平。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人民法院的对接,对撤变、败诉风险较大的案件,主动与案件当事人沟通,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与当事人达成调解、和解协议,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始终坚持高强度监督管理。认真落实 “五级审核”和全过程监督制度,无民警因执法过错被追究刑事、行政责任。延伸监督触角,着力解决日常监督覆盖面窄和即时性弱等突出问题,综合运用专项检查、网上巡查、检查监督等模式,实现执法监督线上线下相结合、内部外部相结合,一些执法顽瘴痼疾得到有效根治。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工作要求,开展执法办案场所“排雷”行动,实现了重大安全“零事故”、疫情“零发生”。

始终坚持高质量法律练兵。聚焦能力建设,围绕执法薄弱环节,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积极组织开展《刑事诉讼法》、两个《程序规定》等常用法律法规培训20余期次,累计培训民辅警1700 余人次,做到了培训全覆盖。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常态化开展旁听庭审活动8场500余人次,通过情景式、对抗式现场观摩,强化了民警程序观念和证据意识,推动养成以审判视角自我检视的良好执法习惯。


平凉公安“五始终坚持”奋力谱写法治公安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时间:2022-12-16 11:32

平凉公安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以解决执法突出问题为导向,不断健全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管理、严格执法监督、深化执法改革,持续推动全市公安法治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始终坚持高站位统筹谋划。着眼法治公安建设的新要求,结合法制工作实际,经局党委会议研究,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大规范工作方案》,确定了5个方面17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确定“路线图”“时间表”,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分层次有序开展。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对法治公安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公安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始终坚持高标准推进改革。精心选聘150名素质过硬的民警担任法制监督员,作为法制部门派出人员代替法制部门履行案件审核等职能,实现法制审核关口前移、随案指导、实时监督。严格落实群众上门报案“三个当场”制度,切实把接报案、受立案等执法初始环节纳入日常监督管理范围,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深入推进“两统一”工作,刑事案件从立案到移送起诉,都由法制部门对程序和实体进行统一审核把关,并统一对接检察机关,负责案件出口,确保案件质量。

始终坚持高频次协作沟通。依托新成立的8个“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建立检警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合督办等机制,不断在案件定性、刑事侦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等环节加强协作,全市不捕不诉率持续保持在全省较低水平。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人民法院的对接,对撤变、败诉风险较大的案件,主动与案件当事人沟通,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与当事人达成调解、和解协议,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始终坚持高强度监督管理。认真落实 “五级审核”和全过程监督制度,无民警因执法过错被追究刑事、行政责任。延伸监督触角,着力解决日常监督覆盖面窄和即时性弱等突出问题,综合运用专项检查、网上巡查、检查监督等模式,实现执法监督线上线下相结合、内部外部相结合,一些执法顽瘴痼疾得到有效根治。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工作要求,开展执法办案场所“排雷”行动,实现了重大安全“零事故”、疫情“零发生”。

始终坚持高质量法律练兵。聚焦能力建设,围绕执法薄弱环节,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积极组织开展《刑事诉讼法》、两个《程序规定》等常用法律法规培训20余期次,累计培训民辅警1700 余人次,做到了培训全覆盖。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常态化开展旁听庭审活动8场500余人次,通过情景式、对抗式现场观摩,强化了民警程序观念和证据意识,推动养成以审判视角自我检视的良好执法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