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公安以校园安全文明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责任编辑:景伟华
- 来源:平凉市公安局
- 时间:2023-01-30 16:13
2022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积极履行公安机关的职能职责,紧盯目标任务,多措并举、精准施策,不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高位部署推动,压紧校园安全“责任链”
市公安局党委始终把校园安全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重中之重和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从讲政治的高度用情用力,常抓不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成立“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多警种齐参与的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专班,明确了目标措施、靠实了工作责任,有力推动了全市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及专项整治行动深入高效开展。二是强化督导推动。党委班子成员多次听取汇报、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调度推动,并会同教育部门领导同志深入一线督察督办,现场办公把脉问诊、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各级督察部门常态随警督战,全程跟踪问效,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高效开展。三是强化考核考评。充分发挥考核“风向标”作用,将校园安全工作赋予较大分值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单位个人年度评先选优、职级晋升、干部任用等直接挂钩,明确校园重大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制度,建立了工作责任倒查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奖优罚劣倒逼各项措施要求落实落地。
强化联动共建,构建校园安全“新格局”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强化公安、教育等部门联动配合,实现了警校资源深度融合,优势叠加。一是完善“警校共育”宣传机制。全市802所中小学全部落实辖区派出所领导兼任学校法制副校长,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讲”“安全伴成长”等法制宣讲1200余场(次)、警营开放日活动30余场(次),大力宣传禁毒、反诈、防范校园欺凌等法律法规和交通、消防安全常识,提高了师生法制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二是完善“警校共商”防范机制。定期召开警校联席会议,分析研判校园安全形势,及时改进安全防范工作。不断加强学校专职保安力量配备,举办12期学校保安员培训班,1454名保安员通过考核持证上岗,筑牢了校园第一道防线。定期开展校园消防疏散演练、突发事件处置和反恐实战演练,指导学校完善校园安全事故和突发案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大幅提升了涉校案件事故警校快速反应、联动处置工作质效。三是完善“警校共建”协作机制。以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四个100%”为重点,各级公安、教育部门捆绑作业、同向发力,紧扣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砥砺攻坚、一体推进,圆满完成了全市1552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专职保安员配备、“护学岗”设置“4个100%”建设任务。
严密要素管控,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紧盯校园周边各类治安要素,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最大限度消除校园安全隐患。一是严格管控重点人员群体。结合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对学校周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前科劣迹人员、可能铤而走险的高危人员等治安重点人员进行全面摸排,逐一落实属地管控责任、措施,充分发挥雪亮工程和智慧警务合成优势,及时比对预警校园周边重点人员动态轨迹,点对点实时推送护学岗民警核查处置,有力增强了工作前瞻性和风险防控力。二是严实校园日常安全监管。紧盯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组织全市110个户籍派出所严格落实校园每月安全检查和矛盾排查工作机制,压紧压实校园主体安全责任,督促落实管理制度和安防措施,发现整改安全隐患560余处,排查化解涉校矛盾纠纷300余起,全市未发生校园安全事故、未发生针对学校师生的个人极端案事件。三是严密各类考试安全保卫。牢固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积极会同教育、人社和各考点学校,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高考、中考、研究生考试和各类职业资格、公务员招录等大型考试的试卷押运、保密看护、考点执勤等安保工作,累计投入警力4300余人次,出具临时身份证860余件、现场核查身份存疑考生160余人(次)、接受考生报警求助280余人(次),圆满完成了各项考试安保任务,展现了平凉公安良好形象。
落实打防管治,织密校园安全“保护网”
紧密结合全市治安形势和各校规模差异,科学合理安排警力,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面提升“护校安园”硬实力。一是坚持重拳打击、以打促防。建立“定案件、定人员、定责任和包破案”“三定一包”涉校案件破案责任制,“零容忍”打击校园欺凌、扰乱教学秩序、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等违法犯罪,共查处涉校治安案件14起,妥善处置校园欺凌问题和网络舆情3起。二是坚持滚动清查、以查促防。继续深化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清查整治,常态滚动整治校园周边棋牌室、旅店网吧、出租房屋、经营摊点和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部位,持续加强校园周边巡逻管控,全市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无棋牌室、网吧等娱乐场所,累计清理流动摊贩260余处、核查驱离社会闲散人员180余人(次)确保了校园周边秩序安靖、安宁。三是坚持常效治理、以治促防。严格落实校园周边“高峰勤务”“护学岗”制度和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三见”措施,围绕校园周边治安复杂重点地段和学生上学、放学重点时段,在全市设立645个“护学岗”,“定人、定岗、定责”落实护学勤务,创新“1+N”护学模式,组织老师、保安、家长、志愿者等力量佩带明显标识共同开展工作。安排特巡警在上放学时段,把城区各重点学校周边作为巡防驻勤点,动中备勤,校园突发事件快反机制提升至“秒级反应”。加强校园周边交通治理,一校一策研究优化交通秩序,完善交通保障设施,科学合理设置停车位和临停等候区,全市未发生上下学期间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事件,未发生涉校涉生重大交通事故。
下一篇: 2023年元旦春节廉洁提醒